组件模板格式错误
经典赏析

三骏图

三骏图(纸本设色) 616厘米 364厘米 徐悲鸿  1942年作

徐悲鸿(1895—1953)现代画家。江苏宜兴人。到上海后结识高奇峰。1914年入震旦大学习画,1917年留学日本,1919年赴法留学,入巴黎国立美校,师事达仰。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,多次赴海外举办画展。抗战开始后投身民主运动。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,桃李遍天下。兼长油画、国画,作画主张“尽精微,致广大”。所作中国画,题材广泛,尤以画马闻名。代表作有:《九方皋》、《愚公移山》、《泰戈尔像》、《奔马》等。作品现多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。

款题:壬午冬日  悲鸿写 席儒先生惠教  款下钤:徐悲鸿(白文方印)  右下角钤:南格劳之(朱文方印)

《三骏图》徐悲鸿在中国画创作上能博洽中西,首开“写实彩墨”一格,将西方的素描技法融入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中。从他众多以马为题材的作品中,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和笔墨之美,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明暗光影。他擅长托物抒怀、以马喻人,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态情绪及爱国热情。笔下的奔马多具“一洗万古凡马空”的气势,独有一种精神抖擞、豪放勃发的意态,充满力度,尤以“神气”取胜。

此图作于1942年,正值国难、家愁重叠交织。我们从这三匹动态各异、神情亢奋的骏马身上,不仅读出笔墨酣畅、形神兼备,以及肉中见骨、刚健挺劲的风貌,亦见其勾勒又施泼墨法为之。行笔粗放,骨骼结构精确,体态雄壮,仔细观之似不同于他画的其他骏马,有“踯躅回顾,萧然寡俦”、聚首不合的无奈,印证了作者积郁心中的悲怆。透过此图可窥见一代大师内心痛苦、焦虑的隐衷。此画予陈芳次子、民国政要陈席儒。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,与孙中山同在檀香山奥兰尼学校为校友。上世纪20年代初,曾任广东省省长等职。(应一平)

关闭